57、只因位同,何其无辜(1 / 2)

女世子 于欢 3879 字 4个月前

翌日

天刚拂晓, 雄鸡立于屋瓦上鸣叫,有居民推窗探出脑袋,深吸了一口清晨的空气后一日之劳作便开始了。

通往紫禁城的干道上疾行着许多车马, 两侧的糕点铺子往外扑腾着热气。

秦淮河畔的清风徐来,扬起阵阵铜铃声, 临街的百姓一听声音便知是燕王世子的车架路过。

车架并没有拐道往燕春阁, 而是径直朝东往紫禁城的方向飞奔而。

轱辘轱辘

晋阳公主端坐在车内,宫人随于身侧, 担忧的问道“公主的手, 不用让医官处理一下么”

“一点小伤。”晋阳公主道,“何足挂齿。”

“可公主还要视膳, 羹汤滚烫,小人怕”

叮当

忽然听到一阵铃铛声,晋阳公主睁开双眼,音色与昨夜所听, 一般无二。

“公主”宫人见她睁眼。

晋阳公主旋即摇头, 静坐在车内沉默不语, 一直到宫城门前,聒噪的铃铛声也跟随了一路。

晋阳公主走下车, 恰逢已下车往宫门口迈步的少年, 一袭赤袍被风吹得紧贴胸前, 气色与昨夜相比略差了些,也不知因何故。

“世子,晋阳公主也来了。”随在赵希言身后的内侍回头一眼后紧跟上前道。

赵希言听后却无任何反应的往宫内走, 监门的禁卫见衣着只是行礼而未作阻拦。

紫禁城武英殿

快步走近的赵希言跨上殿阶,“高公公。”

守在殿外的高士林见之,“我的小祖宗, 您今儿怎么过来了呀。”

“我来见伯父。”赵希言道。

“早朝刚散,陛下正与六部尚书们商议国事。”高士林转告道,“今儿朝会,世子爷的事可闹了不少动静出来。”

赵希言摸着后脑勺,像个孩子一样扭捏道“我就是顺路了一趟燕春阁,也不知道会闹出这么多事,以往在北平府的时候”

“我的小祖宗,这儿可不是燕王殿下的北平府,有多少眼睛盯着看呢。”高士林哭笑不得。

没过多久,六部尚书拿着笏板从殿内一一退出,临殿口瞧见燕王世子,遂作揖行礼道“世子。”

“诸位大人好。”赵希言回揖道。

六部尚书似脸色不大好,只与赵希言行礼问好便拿着笏板匆匆离。

待人走净,“世子请稍等片刻,容小人通禀陛下。”高士林道,旋即转身跨入殿内。

适才殿内传出一阵骂声,高士林便知道里面又将是狼藉一片,果不其然,奏疏被丢得满地都是,皇帝怒时脾气极为暴躁,任谁规劝也行不通。

高士林于是弯腰一一拾起,旋即叉手道“皇爷,燕王世子来了。”

方才与诸臣商议削藩时大发雷霆的皇帝将手中的奏疏重砸至桌上,“他来干什么,还嫌昨夜不够丢人么。”皇帝一把仰躺在椅子上,伸手按着额头道“若是为曹斌对他用刑之事,便让他回吧,人已经在大理寺受审了,大可不必来找朕诉说委屈。”

“皇爷,瞧世子爷脸色,应不太像是来诉求委屈的。”高士林道。

“那他来干什么,”皇帝直起身,“认错么”

“小人也不知。”高士林低着头道。

“让他进来。”皇帝无奈道。

“是。”

高士林于是将桌案收拾齐整后退出,至殿门口又朝赵希言弓腰叉手,“世子爷,陛下唤您进。”

“多谢公公。”赵希言回礼道。

高士林旋即转身望着赵希言的背影提醒了一句,“陛下刚才发完脾气,世子说话的时候,需得注意些。”

赵希言为之一愣,回首望着朝自己一脸笑意的高士林,合手作揖道“多谢高翁提醒。”

哒哒哒赵希言迈着稍微急切又略为莽撞的步子入内,经过层层叠嶂最终抵达内殿最深处。

“臣燕王世子赵希言恭请圣安。”赵希言上前屈膝跪伏道。

“你若安分些,圣躬自然安。”皇帝抬手回道。

见燕王世子仍旧跪地不起,皇帝便问道“世子见朕,有何事”

赵希言抬头,脸上有些无精打采,小心翼翼的问道“臣臣听闻陛下命锦衣卫拿了羽林右卫右郎将。”

“怎么,”皇帝半眯起眼睛,“世子是觉得入狱还不够解恨”

赵希言连忙摇头,“陛下误解了,臣是来替曹右郎将求情的。”

“求情”皇帝僵住。

赵希言连连点头,旋即抬手摸着后脑勺一脸憨厚道“臣实在没有想到会因折道一趟燕春阁就误了时辰回府,还犯了夜禁,曹大人也是秉公执法,况且他没有下重手,若是因为臣而让国家的忠良入狱,臣于心不安,况且曹大人还是于国有功的将领。”

皇帝盯着跪伏在桌前的少年,“你倒是比那群大臣还明事理。”

赵希言依旧摸着后脑勺,“臣也不知道,这事会闹得如此大,昨夜睡得晚,今日天刚亮,侍奉的内侍便推门而入,将一份京报递到了床头,臣这才知道,昨夜刚才发生的事,今日拂晓就传遍了应天,那些商人也真是,什么都能往上写,消息也真是灵通。”